中国民族文化和旅游课题研究立项暨成果终审结果公示
2025 年 7 月 29 日,备受业内关注的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文化和旅游课题研究立项和成果终审会在武汉成功举办。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文化与旅游工作委员会、武汉商学院武汉旅游研究院、武汉酒店行业协会等单位参与了此次会议。此次会议的召开,为中国民族文化与旅游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动力,对推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正式公布了 2025 年中国民族文化与旅游研究课题立项的名单,还对中国民族文旅高质量发展课题立项和创新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为中国民族文化与旅游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动力,对推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立项结果揭晓,31项课题脱颖而出
在 2025 年中国民族文化与旅游研究课题立项工作中,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收获颇丰。此次课题征集活动得到了全国高校的积极响应,共收到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180余份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申报书,经过权威评委专家组严谨的初审和终评,共有31项课题正式立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9 项;23 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9项;11项教学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这些立项课题将聚焦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积极探索旅游发展的新模式,致力于提升民族文化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

评审工作圆满完成,优秀成果亮点纷呈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文化与旅游工作专委会于 2025 年 4 月 10 日至 7 月 30 日,精心组织开展了中国民族文旅高质量发展课题立项和创新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并圆满完成了各项组织与评审任务。
为确保评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在评审委员会工作专班组建上,得到了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蓝军和常务副会长张福阳二位领导的悉心指导。同时,成立了以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文旅工作专委会主任吴宏华任组长,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薛兵旺院长任执行组长的工作专班,工作团队以高质量和高效率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权威专家库确保评审公正专业
为了确保评审的权威性和公平性,文化与旅游工作专委成立了由全国60多所高校和行业协会100多位专家组成专家库,专家库由长期从事文化和旅游行业教育科研工作、具有高级职称的权威专家组成。项目评审专家原则上从该专家库中随机抽选产生。此次项目评审专家从该专家库中随机抽选产生,这一机制为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专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张福阳和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文化与旅游工作委员会主任吴宏华莅临现场指导评审工作。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张福阳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文化与旅游工作委员会主任-吴宏华
组织工作环环相扣,有序开展
征集阶段(2025 年 4 月 10 日 --6 月 15 日):工作专班通过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官网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中国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及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文旅行业机构广泛征集。本次征集围绕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等核心目标,共收到来自 50 多所高校的 180 个课题和申报成果。
形式审查阶段(2025 年 6 月 16 日 --6 月 25 日):工作专班对收到的 180 个课题和申报成果进行了严格的形式审查,其中 25 个未按申报要求规定的格式和标准申报的作品被淘汰,155个作品进入专家评审范围。
专家初评阶段(2025 年 6 月 26 日 --6 月 30 日):工作专班从专家库中抽取10位专家,分别组成中国民族文旅高质量发展课题立项和创新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奖两个初评小组,每组5人。评审专家依据评审标准打分表,分别开展课题和成果评审工作,共有70多个申报材料进入终评阶段。
专家终评阶段(2025 年 7月 28 日 --7月 29 日):经权威评委专家组的终评,7月 29 日,有31 项课题正式立项,34 项成果获评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2025 年优秀成果奖,其中优秀科研成果奖23 项,教学成果奖 11 项。
立项与成果上报阶段(2025 年 8月 1 日 --8 月5日):工作专班起草了中国民族文旅高质量发展课题立项和创新研究优秀成果奖发布公告,上报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并在官网上进行公告,正式确定 “中国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 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及课题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总结反思促提升,规划未来谋发展
在总结本次评审工作时,相关负责人客观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课题和成果覆盖面不够广泛,参加院校数量有待增加。由于今年是首次开展此项活动,时间较为紧张,宣传力度不足,全国仅有 50 多所高校参与,相较于全国 2000 多所高校的总量,参与度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品牌 IP 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该活动缺乏了解,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活动的知晓度。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宣传报道,着力提振品牌 IP 效能,让更多高校和相关机构了解并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组织开展立项课题开题、中期检查、结题等全过程管理,确保课题研究质量;
三、在课题结题评审时,参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项标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在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官网上公示 7 天,通过验收的课题由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颁发结题证书;
四、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在三亚博鳌开展课题研究培训和优秀成果奖颁奖活动。


评审专家参观“映荷”党建文化教育基地
此次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文化和旅游课题研究立项和成果终审会的成功举行,以及各项评审工作的顺利推进,将有效推动中国民族文化与旅游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为民族地区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